球形伪盘肠溞

Pseudochydorus globosus   Baird
   

  32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雌性特征 体长0.40-0.72毫米。体近乎圆球形。琥珀色。壳瓣前部有时微带浅红色,中央部位有一块暗黑色斑纹。壳瓣背缘拱起;后缘很低;腹缘向内弯曲,使壳瓣几乎完全闭合,后半部内褶,褶片上列生刚毛。后背角不很明显。后腹角浑圆无刻齿。头部和躯干背侧的壳面上有不很明显的新月形花纹,其上有小的斑点。壳面其余部分有多角形网纹。
头部长,有一条清晰的界限与躯干部分开。吻尖长,向后弯曲,紧贴壳瓣。复眼比单眼大得多。第一触角短而略粗,前侧中部有一根触毛,末端有一束嗅毛,嗅毛末达到吻部末端。第二触角内外肢各分三节,游泳刚毛式:0-0-3/0-1-3。各肢的末端有一个小刺。
胸肢5对,第一胸肢有钩。肠管盘曲一圈半以上,末部有一个盲囊。唇片下部较尖,唇脊无刻齿。
后腹部(图186B)狭长,形状与平直溞类似而与盘肠溞迥然不同。前肛角稍凸出,肛门陷很明显,末背角尚圆。肛刺不大,为15个左右。侧面有9-11束刚毛。尾爪长大,基部有2个爪刺,大小相差悬殊,近基部的一个爪刺很细,有时不易辨认。爪刺之后还有一列细刺。
雄性特征 体长0.39-0.54毫米。壳瓣狭长,背缘未见新月形环纹,但中央部位也有黑斑。头部稍高。吻较短。第一触角(图186E)短而粗,前侧有2根触毛,顶端的嗅毛往往可以超过吻尖。第一胸肢(图186D)有壮钩,比雌性的粗壮得多。后腹部(图186F)长,末部稍宽,末背角略外凸,肛刺微弱,排列很不整齐。尾爪弯曲不均匀,有2个爪刺,沿尾爪背缘的细刺反比雌性的发达。输精管开孔于后腹部末端的腹侧或介乎尾爪基部之间。

生物学

生态 习居于湖泊沿岸和坑塘中。在微带酸性的水域中特别多。几乎终年出现,数量以秋季最多。单周期生殖。雄溞在十一月出现。夏卵每胎2个。

国外分布

国外:亚洲(日本、印度尼西亚),欧洲(瑞典、丹麦、芬兰、瑞士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苏联),拉丁美洲,大洋洲。

国内分布

地理分布 我国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北、河北、吉林、云南、甘肃、新疆;